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肩负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发挥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让非遗进高校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推动文化育人、文化保护和美育建设,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是连云港市唯一拥有音乐专业的高校,当仁不让承担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并于2006年筹建了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同时被市文化局确定为此保护项目的市级传承基地。
一、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发挥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多层次推动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推动文化育人、文化保护和美育建设,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连云港师专以保护与传承海州五大宫调国家级非遗为己任,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大学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非遗传承与艺术实践成果,立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构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音乐教育双平台相融合的模式。发挥大学学科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探索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方向路径、目标任务,也对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传承实践基地,以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组建为关键点、科学研究为支撑点、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学生社团建设为着力点、非遗活动展示交流为实践点、学生培养为落脚点的“六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活动,推进学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一)非遗+传承研究,反哺音乐教育教学
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创建以学习传承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始终与传统小曲堂紧密联系互动和重视培训师资与项目展示队伍建设的特色。依托现有工作环境及科研平台,集中学校相关学科研究力量,加强校内外学术力量的协同创新,推出相关研究领域的系列成果,有效促进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整理总结本体研究已有成果,并扩大其积极影响。着重研究学校传承与项目的利用、创新与发展,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与路径;再一方面要将研究重点向应用转移。探索一种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存活于民间的传承途径,开发课程资源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在校园文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环境中,让非遗进入更大更广阔的知识系统,被观照、被融合、再生成、再发展,从而开拓它们无限多样的可能性,这种“民间派”与“学院派”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批批科研成果迅速推出,为“非遗”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从而不断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二)非遗+特色课程,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师专加大对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支持力度,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构建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课程。如《海州五大宫调演唱》课,将其纳入本校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专业选修课“声乐拓展模块”中,每年的大一新生在第二学期都必须修2个学分。通过课堂教学构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地方文化传承能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自觉。研究所教师深入挖掘所授课程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构建思政理论、艺术创作与社会实践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将海州五大宫调曲目选编成地方补充教材《海韵新声》,推荐从三年级到九年级的欣赏与学习曲目。继连云港师专之后,新浦中学、新海小学、新海实验中学将此校本课程引入,催生了一批获奖节目与教学成果的获奖论文,形成了本市艺术教育的一大地方特色。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青少年中间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三)非遗+培训推广机制,让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教师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学界代表,担负着本土文化保护意识启蒙、非遗科学保护方法技术支持以及宣传本土文化的重要历史责任。通过组织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全员专项培训建立全市中小学非遗推广机制,推动“非遗国宝”项目进中小学课堂。每个教师学会至少两首“宫曲”大调的代表作,做到“人人都知非遗保护的必要,人人都参与此项目代表曲目的学习,人人都能选曲上台展示汇报”。当时海州实验小学音乐教师的“寒假作业”之一,《毕业班》就是根据传统曲目《俏豆丹上花轿》改编而成的。对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为全市范围内系统性非遗传承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机融入我市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全市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在江苏省也属于积极的先行者。
通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让海州五大宫调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为音乐教育的民族化和特色塑造注入新的活力。从2010年开始,海州区教育局区所属的22所中小学校开始全面传唱五大宫调,涉及学生3万余人。
(四)非遗+结构化教学团队,发挥专业集群优势
高校教育工作不断拓宽途径和视野,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内掘外引,校内外教育跨界融合作,形成教育教学、技术攻关和科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结构化团队,近年来已经培育形成了一支“大师引领、骨干支撑”传承与研究的活态传承骨干队伍,在社会服务职能中彰显高校特色音乐教育育人模式。
特聘国家一级编剧朱秋华、海州五大宫调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长兰、市淮海剧团淮海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一君等大师不定期来校讲学,开展传承活动,以师带徒的方式对音乐教师和部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手把手的传授,建立传帮带的关系。为当代大学生们展示海州五大宫调民间艺术的魅力,促进非遗项目在师生中的传承,培养并增强了年轻一代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如今已有不少毕业生分布在连云港市各中小学,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教学任务。校内由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学校科研带头人、音乐学院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在开展海州五大宫调的音乐本体研究、传承展示和推动“非遗”项目进课堂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价值。
(五)非遗+实践养成活动,汲取传统文化力量
近年来,连云港师专积极挖掘自身办学传统与文化特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融入大学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其重心也从最初的仅注重传播、鉴赏层面而逐渐趋向实践层面,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深入融合的新阶段。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教师资源与实践资源,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以实践来衔接音乐教学的课堂内外,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围绕非遗传承活动的开展,将非遗文化教育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和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中;依托“海韵新声”五大宫调社团、大学生管乐团等学生社团,结合连云港市文化遗产日重要时间节点,为学生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平台;邀请市文广新局艺术研究所人员、五大宫调资深研究专家、市教委音乐教研员、老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参与课内外活动教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现场实践体验活动,向学生传递学校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自觉,在学生直观感受和体验到地方文化和地方音乐的魅力,也使学生全面获取校园文化的滋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提高师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已逐步彰显为立德树人育人模式新典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六)非遗+学生社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就是青年人。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传承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民族力量。2007年,在校团委和音乐学院分团委的支持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海韵新声”学生社团成立。通过开展非遗社会实践、非遗主题讲座论坛、非遗知识展览、非遗节志愿者工作等在内的诸多非遗专题系列活动,将音乐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元素结合,很好地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有根可循,让大学生有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鼓励大学生亲身参与学习、体验并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中来,成为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
(七) 非遗+线上线下平台,做好新时代宣传推广
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创新内容和形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市文化部门和学校通过搭建校园宣传展示平台,线上线下齐联动,发挥非遗文化与音乐教育的联动效应,大力宣传推广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
线下结合传统节日,参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会和本市文化博览会等活动,通过创作体验让师生参与到非遗的创作中来,吸引更多有共同目标的人参与到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和创新中来,让更多的人爱上非遗。线上通过市广播电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市民俗网、校园网网站进行专题宣传;通过校官方微信平台推送非遗专题文章;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大师在线授课,多方式、多渠道扩大非遗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成效
以非遗传承为抓手,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协同并进,将非遗传承与创新贯穿在艺术实践始终,强化“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项目的有效开展,得到了省市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跟踪报道。
(一)推广非遗成果,实现教育与传承深度结合
立足本土实践,拓展育人平台和载体,通过进课堂、进社区、入基层,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艺术交流和实地调研,获取了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做法,促成高校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结合。在本市高校、中小学的校园内已形成了热爱非遗,重视非遗保护传承的氛围。如2007-2019年组织“海韵新声”社团和音乐教师参加连云港市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2016年成功举办海州五大宫调荣列中国非遗国家级保护名录十周年学校传承成果专场汇报演出,并制作成了《海韵新声》DVD出版发行。
同时引导师生参与非遗传承志愿服务活动,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对非遗项目的认知。2017年获得了江苏省最具人气博爱青春项目奖、优秀项目奖,是全省唯一荣获两项殊荣的项目;2018年为云南、甘肃当地儿童带去“知行型”新媒体融合艺术教学课程,使800人直接受益,2000多人间接受益,荣获市优秀项目奖,获光明网、视觉江苏、大学生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2019年开展美育扶贫活动之不忘初心“音乐之声”唱响希望小学,在灌云天平希望小学开设音乐课程,是在贫困地区开展美育工作的具体实践,是我校传承教育工作的延伸。
(二)强化业界学术氛围,服务地方文化发展
市政府和学校对此项目每年所产生的教学、科研、演出展示等相关费用都积极地支持与充分保障,确保了本项目持续健康地发展。成员在《人民音乐》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十多篇专题研究论文。研究所顾问严淡如副教授撰写的《海曲百日谈》,由市艺术研究所与师专海州五大宫调研究所刊印60万字文字资料内部推荐交流。2016年6月在全国海州五大宫调研讨会会上交流先期成果,受到与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高度评价在保护这一项目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对《海曲百日谈》进行学术化的提炼,进一步以研究成果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与传播,焕发这一国家级民间音乐遗产的生命活力。通过围绕开展本体研究、传承展示和推动“非遗”项目进课堂等工作,促进了院校的学科建设,推动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体现了音乐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三)依托文化传承,艺术实践成效显著
发挥高校学术资源的带动优势,通过特色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联动。举办学校传承成果演出,增加“海味沙龙”“走进社区日”“海曲网聊”等活动,推动中小“非遗”进课堂,涌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创编的五大宫调节目《雏凤清鸣话海州》,该舞蹈荣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小学甲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在非遗项目驱动的音乐实践教学中通过多方位音乐实践,对于当下的大学音乐教育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推动连云港特色化艺术教育的开展。
四、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教育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发挥音乐教育潜移默化的优势,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实现“知”“行”合一。如何结合新时代和社会发展新要求来重识民间音乐非遗项目“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与发展之间历史与审美价值,让非遗璀璨瑰宝“活”在当下,“活”得长久?这是推动创新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