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海洋港口学院党团工作站的党员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手持专业工具穿梭校园,开展了一场融合自然采集、显微观察与生态实践的“植物多样性 标本留翠痕”生物小院采集制作活动。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植物标本主要有浸制标本和腊叶标本两种形式。其中,腊叶标本是将植物干燥脱水并固定在台纸上,是最主流的植物标本的保存形式,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保存上百年甚至更久。本次活动采取的是腊叶标本储存法。现场,大家根据目的选择正常、无病虫害或具该物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木本植物剪取带花或果的26~28cm长的枝条,采带根的全草并挖取地下部分如根茎匍匐枝、块茎或根系,并做好采集记录。科学实验室里,大家用棉布轻压新鲜叶片制作标本,透过显微镜观察叶脉网络。“以前只认为叶子是绿色、黄色、红色的,现在才发现每片叶子都拥有‘血管系统’。”一位同学举着染色后的银杏叶标本说道。观察学习及标本制作成功后,学生党支部老师鼓励大家共同参与“与叶脉共生,遇见植物多样性”植树行动,鼓励同学们认领树苗。
通过采集样本、制作标本再到解剖叶子的生命脉络,学院将植树节升华为理解万物关联的自然哲学课,在大家心中种下“见微知著,护绿合一”的种子。植物标本制作完成后将送往市农科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支持。(通讯员 张玉珍)